陈皮,别名:橘皮、贵老、红皮、黄橘皮、广橘皮、新会皮、柑皮、广陈皮。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。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,栽培于丘陵、低山地带、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。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。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,摘下果实,剥取果皮,阴干或通风干燥。陈皮剥取时多割成3至4瓣。
形态特征
陈皮味甘苦,但有橘子的清香,是橘子的果皮经干燥处理后而制成的干性果皮,这种果皮如在保持干燥的条件下,可长久放置储藏,故称陈皮。陈皮如果是冬柑的皮晒制而成的,则其质量较好,它的外表呈现深褐色,且皮瓤薄,放在手上觉得很轻而容易折断,同时还伴有清香味。陈皮果皮常剥成数瓣,基部相连或呈不规则碎片。厚约1至4毫米,外表面橙黄色或红棕色,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;内表面黄白色,粗糙呈海绵状,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。质稍硬而脆。气香,味辛而微苦。
产地分布
湖北、广东、福建 四川重庆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其中:以广东新会、四会、广州近郊产者质佳,以四川、重庆等地产量大。
医药价值
该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。果皮以陈者良,故名。药材分为“陈皮”和“广陈皮”。采摘成熟果实,剥取果皮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药材性状
【炮制】 除去杂质,喷淋水,润透,切丝,阴干。
【性味】 苦、辛,温。
【归经】 归肺、脾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 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用于胸脘胀满,食少吐泻,咳嗽痰多。
【用法用量】 3~9g。
【摘录】 《中国药典》
陈皮:常剥成数瓣,基部相连,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,厚1~4mm。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,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;内表面浅黄白色,粗糙,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。质稍硬而脆。气香,味辛、苦。广陈皮:常3瓣相连,形状整齐,厚度均匀,约lmm。点状油室较大,对光照视,透明清晰。质较柔软。
优劣辨别
对于现在中药市场的检查发现,很多药店和医院使用的陈皮都是颜色晦暗、气味淡薄,质量较次,达不到药用要求。其实并不是陈皮越陈越旧就越好。优质的陈皮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,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;内表面浅黄白色,粗糙,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。目前市场上的陈皮很多不符合国家标准,建议可选择陈.志谦陈皮这些专业品牌。好的陈皮质稍硬而脆,气香,味辛、苦,形状整齐,厚度均匀,约1mm,点状油室较大。
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的果皮,其主要含有挥发油。陈皮味苦、辛,性温,苦能泄能燥,辛能散,温能和,所以陈皮具有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功效,主治胸脘胀满,食少吐泻,咳嗽痰多,是一味常用中药。古人认为:入药以陈者为佳,故名“陈皮”。陈皮易伤气伤阴,气虚、阴虚、体弱者慎用。因陈久者,挥发油等成分损失了一部分,缓和了其药性。
现代药理研究证明:陈皮所含挥发油具有芳香健胃和驱风下气的作用;可使痰液容易咯出。这与其功能主治相一致。
中药商品上,陈皮以色泽鲜艳、含油量大,香气浓郁者为佳。储存温度应不超过20℃,以减小储存环境对其质量的影响。
由此可见,陈皮储存时间过长,会使挥发油等成分受到损失,影响到其质量和疗效。“入药以陈者为佳”观点,与现代执行的质量标准相背离。
(责任编辑:大宝库)